在大多数人的逻辑里,除了先天的气候地理优势能够因地制宜外,挪威应该在冬季项目上的投入上花销不少。
有意思的是,说起挪威人在冬奥和夏奥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许会让不少人怀疑人生。
以2018年为例,挪威在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上的年度预算都是1370万英镑。而以英国奥委会当年的年度总预算来说,高达1.375亿英镑。
投入上的巨大鸿沟并没有拉近对手与挪威的竞争距离,相反,挪威一直稳步推动着冬季运动的发展。
图片约海于格一人独揽三金
在挪威驻华大使白思娜看来,挪威冬季项目上的成功并非出人意料,“在冬天,户外运动是挪威人生活的一部分。”
白思娜解释说,这种习惯是从小就刻在挪威人骨子里的,很多孩子很小就被父母“带到雪里玩”。
这样的方式,让不少挪威人爱上了冬季户外运动。
“而且这不需要任何花费。”平昌冬奥会三金得主、挪威越野滑雪名将约翰内斯·科莱博就开玩笑说挪威人的秘密很简单,“我们总会说,我们是生来就带着滑雪板的,在休息日,每个人都穿着滑雪板进入树林,每个人都喜欢这么做。”
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顾问关惠明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挪威的滑雪运动底蕴赞叹不已。
“挪威有500万人口,但注册运动员不到300人,运动员/总人口比例差异很大。”
关惠明表示:“滑雪已经成为这些北欧国家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小孩子刚会走路就会滑雪,20岁的运动员可能已经有十几年的滑雪经历了。”
令人艳羡的全天候运动场
即使在冬天恶劣的环境里,挪威人也会去户外活动,这让挪威人建立了与大自然的亲近感,特别是培养了对冬季户外运动真正的兴趣。
挪威体育管理部门一直在致力于让更多的孩子有固定的地方参与体育运动和冬季项目,而挪威各地11000个体育俱乐部就成了这些孩子接受专业运动启蒙的起点。
“在全国的这些体育俱乐部里,有93%的儿童和年轻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前挪威奥委会主席汤姆·特维特看来,“挪威的全民运动恰恰就是冰雪运动,因为每个人从小就玩这些。”
在《足球经济学》中,著名的体育经济学家西蒙·库珀这样描写过挪威政府对于全民运动的支持:“哪怕每个农民、每个渔民,无论他住在这个国家的哪个地方,都有权参加体育运动。”
西蒙·库珀无比羡慕挪威的体育基础条件,“正如超市在英国各地铺满一样,挪威到处都有全天候运动场。即使在该国最不可能的角落,也通常会在你家拐角处建有一个。”
“运动场更衣室是温暖的,教练们已经获得了专业文凭。一个孩子可以在一个合适的球队打球和训练,一年不到150美元,这对挪威人来说真的不算多。”
爱上运动,而非专注竞争
运动场馆众多并非挪威成功的关键,毕竟他们最强的冬季项目其实是对场地要求并不高的越野滑雪。
用白思娜的话来说,“在瑞典和芬兰,冰球等冰上运动很受欢迎,而我们更专注于滑雪。在挪威,冬天如果你打开门,你就可以在外面滑雪。”
“甚至我们不会像英国和德国那样发展雪车、雪橇,因为这要进行不小的投入。”挪威前冬奥选手阿森更欣赏挪威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尽管我们是个富裕的国家,但我们笃信成功来自努力工作和团结。”
对于培养运动人才,挪威人有着属于自己的执拗——在体育俱乐部中,禁止给未满13岁的孩子排名打分。
“我们希望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因为他们愿意投身运动。”挪威代表团的官员托雷·奥夫雷博强调,孩子们去运动的重点是其他方面,而不是竞争和获胜,“他们想要玩得开心,他们不仅向运动员发展,更重要的是发展成为社会人。”
奥夫雷博给出了一个挪威人关于运动通常的思维方式——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运动发展,而不是我需要那么多孩子才能组建国家队。
不给压力,鼓励运动员全面发展
当然,在俱乐部表现出色的运动员会被挑选进入挪威精英体育中心。
这个挪威体育的金字塔尖成立于1988年奥运会后,精英体育中心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训练设施,教练以及科学辅助。
更加专业的培养也让挪威的冬季项目运动员不断脱颖而出。
“这是一种新的体育思维方式。协会主席不再那么重要,我们希望让专业人士直接介入,进行高效合作。”
在奥夫雷博看来,挪威越野滑雪的强势就离不开精英体育中心。
更重要的是,挪威在培养冬奥选手时也注重他们不同领域的发展,不少冬奥选手都可以身兼多项比赛。
如同挪威最伟大的越野滑雪“女王”比约根在平昌退役时,总计在冬奥会上拿下了8金4银3铜,而在平昌她在4个项目上收获2金1银1铜。
挪威冬奥代表团的氛围就是从来不给运动员太多压力,甚至鼓励奥运选手不去谈论比赛。
以平昌冬奥会为例,挪威跳台滑雪队的队员赛前可以在PlayStation上玩FIFA游戏,而且他们在最后一次训练前请假,团队批准了,最终他们在一天后迎来了金牌。
对于明星选手,也不会给予额外压力,奥夫雷博以上届冬奥会包揽三金的科莱博为例,“我们没有和他去讨论奖牌,我们只会说‘今晚挪威人民都会希望你去表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