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教材第一单元不再安排拼音学习,而是通过三字经、儿歌、韵语等多种形式,在图文对应中,识记四十个最常用的汉字,呵护孩子对汉字、对母语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享受到“我会认字了”“我会读书了”的学习快乐。
《天地人》是识字第一课,全课只有六个字,“天地人 你我他”,背景图画是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龚半千诗意》,寥寥几笔,画出广袤天地,两人立于其间,似在远眺,似在交流。
入学前,孩子识记生字,是图像化识记,即把一个汉字当成一幅图像,进行整体记忆。这样的记忆,往往对汉字的局部变化没有足够的关注,容易导致形近字混淆,且孩子对汉字形和义之间的联系,缺乏主动的思考。
入学了,孩子正式开始学习汉字,就要加强识字方法的引导,有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提供“技术保障”。帮助孩子借助形象,对比、儿歌,猜谜、故事等方法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是很重要的识字方法
简笔画识字
象形汉字的一个特点就是描摹实物,有些字就是一幅画,如:“山”字、“眉”字等都可以以简笔画的方式识记。
对比记忆法
这是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来归类、对比而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跑”“抱”“袍”“炮”这四个字,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若归类、比较后,可编成顺口溜加以区分。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
编儿歌识记
儿歌、顺口溜朗朗上口,易记难忘。如识记“青、清、睛、晴、请、情”这几个字时,可以用这首儿歌协助孩子记忆:“山青青,水清清,要看山水用眼睛,太阳一笑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你我都有好意境。”
表演识字法
根据字义做动作,也有利于孩子识字。如学习“看”字,让孩子把手放在眼睛(目)上方,表示可以看到很远的中央;学习“跑”字,可让孩子扮演一下跑的举措,孩子就会明白跑是用脚的,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孩子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孩子学得很积极。
猜谜语记忆法
根据字的形或义,可以编一些谜语来帮助记忆。如“三日”(晶),“三口”(品)“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困)等等。
故事记忆法
可以根据某些字的特殊形义编一个小故事来记忆。
如“裹”字,可编故事为:有个小孩,摘了不少野果子,回家时不好拿。他灵机一动,脱下身上的衣服,把野果子包起来,高高兴兴地提着回家了。这就是“果”之所以在“衣”中的缘故。
如“休”字,可以这样讲故事: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着树歇一歇,这个字就是“休”。
如“闻”字可以编成这样的小故事:有人听到门外边有动静,就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